執法隊員和獸醫在檢查生豬屠宰情況 受訪者供圖
“這豬肉新鮮嗎?”
1月19日上午9點過,渝北區空港新城一家永輝超市,市民滕女士來到肉攤前選購豬肉。
進場1月18日,屠宰1月19日,運輸1月19日,進貨1月19日……看到肉攤上懸掛的豬肉生產記錄后,滕女士放心了。
這一連串時間記錄的背后,是一場春節前的豬肉保供接力。
時間回到1月18日下午4點,一輛滿載70多頭生豬的豫A牌照大卡車,緩緩駛入位于渝北農業園區的重慶農投肉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投公司)屠宰場。
工作人員對車輛進行消殺處理后,一旁的駐場官方獸醫周杰立馬上前,對生豬開展宰前檢查。抽完血液樣本后,這一車生豬被送至待宰區進行臨時圈養,等待血檢報告。
當晚7點過,屠宰場內,機器開足馬力運轉,轟隆隆的聲音沖擊著記者的耳膜。
在智能化生豬屠宰生產線上,隨著懸掛輸送設備緩緩推進,豬身清洗、刺殺放血、浸燙刮毛、開膛取臟、割身劈半、沖淋復檢、割肉入庫等屠宰工序依次完成。
此時,農投公司屠宰場負責人胡畔、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工作人員鄧佳駿正在巡查智能化生豬屠宰生產線的運行情況。在他身后,身著白大褂的周杰忙著為每頭生豬進行檢驗檢疫。
“上午要對進場的每一車生豬進行靜脈血采樣抽檢等檢疫,晚上則重點是在生豬屠宰時同步進行檢疫,包括胴體檢疫、內臟檢疫、旋毛蟲鏡檢等?!敝芙苷f,每一頭豬都必須通過檢疫,才能進入市場。
“生豬屠宰是民生,也是責任!”胡畔接過話頭說,農投公司的年屠宰量達130萬到150萬頭,占重慶中心城區近一半,是重慶中心城區的“肉盤子”,來不得半點馬虎。
新春佳節即將到來,市民腌制臘肉、香腸的比較多,為了保證市場供應,屠宰場對上班時間進行了調整,從晚上7點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5點多,并臨時增加工人,開足馬力為市民供應安全放心的鮮肉。截至目前,屠宰場已開通4條生產線,確保日屠宰加工生豬4000多頭,每日可產出400多噸生豬鮮肉,相比1月初,屠宰量增加了近1000頭。
場內工人有序切肉、分割、打包豬肉,場外30余臺冷鏈配送車已等候多時。工作人員將新鮮的豬肉放入車廂的冷藏室內。19日6時許,這些配送車把加工好的豬肉送至中心城區600多家豬肉直營門店以及商超。一個多小時后,市民滕女士將豬肉裝進了購物車中……
(據《重慶日報》)